近日,一位老年客户李女士险些陷入一起“高息保险”为诱饵的电信网络诈骗案,恒丰银行东营广饶支行工作人员警觉果断,反诈中心及时介入,最终成功挽损5万元。
诈骗分子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发布“年化收益6%-10%”的虚假保险产品广告,利用老年人追求稳健高收益的心理实施诱骗。李女士在点击不明链接后,被诱导办理转账以“购买”该保险产品。由于银行卡转账限额受限,未能支付成功,随后前往柜台要求申请提高转账限额。银行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发现,李女士年龄较大、转账意愿迫切,且对所谓“保险”产品的具体名称和承保机构一概不知,立即引起高度警觉。工作人员耐心劝阻并第一时间上报反诈中心请求协助。经反诈民警现场核实,诈骗分子为骗取信任,曾通过微信发送其“身份证”和“职业证书”照片。经公安机关查验确认,这些证件均为虚假证件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解释和劝阻,李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,终止了转账操作,避免了资金损失。
该案例揭示出诈骗团伙的常见手法:
虚假宣传“高收益”:通过微信群、短信等渠道散布“保本高息”的虚假理财信息,专门针对风险辨识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。
仿冒正规机构:制作高仿冒的保险公司网站或APP,使用与正版机构高度相似的界面和标识,甚至伪造监管部门备案编号以假乱真。
要求私下转账:以“限时优惠”“系统升级”等话术,诱导客户通过微信、支付宝或银行卡直接向个人账户转账,规避正规交易渠道监管。
银行与公安反诈中心提醒:
理财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请广大市民,尤其是老年朋友,务必提高警惕,认清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背后的骗局,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或保险,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的推销信息,避免财产损失。(通讯员 刘艺)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暂无评论